日本电子业开始走下陂路
时间:2012-05-15 21:08:12 来源:未知 作者:小白 热度: 955 次
2012年初日本大多数电子厂商宣布出现巨额亏损。对此,日本制造业再次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。深陷危机的日本制造业能否从危机中走到自己的出路?我们所关心的日产游戏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呢?
2012年初日本大多数电子厂商宣布出现巨额亏损。对此,日本制造业再次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。深陷危机的日本制造业能否从危机中走到自己的出路?我们所关心的日产游戏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呢?
日本电子行业大势下滑
继新力公司(Sony)连续4年亏损之后,日本另一家电子业巨擘松下公司(Panasonic)周五公布上年度亏损96亿8000万美元,使股价跌到30年来的低点。
此前,夏普(Sharp)及任天堂(Nintendo)等电子业者,均公布上年度业绩严重亏损或由盈转亏。
创新上输给苹果
日本知名消费电子大厂纷传巨幅亏损,台湾中山大学企管系教授黄贺丶《数位时代》杂志总主笔詹伟雄都表示,创新能力与创新模式无法因应市场需求,且无法跳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,都是日本电子大厂严重亏损的原因。
台湾《联合报》报导,詹伟雄指出,多家日本电子大厂的巨幅亏损原因,要从「不连续创新」谈起。过去的创新,是透过不断投入研发的心力,从学习曲线丶经验一步步把产品越做越好,即「连续性创新」。
但现在的科技社会多是「不连续创新」,即与过去的努力无关,反而与消费者的需求丶产业的差异**息相关。
詹伟雄称,苹果就是这波「不连续创新」的始作俑者,新力所受冲击最大。近年除了做相机的佳能外,其他日本电子大厂业绩都不好,苹果造成的冲击不仅是硬体,还包括软体,如:iTunes丶App。
大量裁员开始
综合外电报导,松下将亏损归咎于「震灾」使国内需求下降,全球景气下滑,使平板电视及数码相机等产品的销售受创;不但受到外国业者的激烈价格竞争,也受到日圆升值的打击。
新力公布上年度共亏损57亿美元,虽低于公司先前预估的64亿美元,但仍是连续第4年度亏损,公司股价也逼近25年来的最低点。
两家公司的业绩,都受到电视制造部门的严重拖累。一方面受到韩国三星(Samsung)及乐金(LG)的低成本压力,也因日圆升值而影响营收。新力的电视部门已连亏8年。
为此,两家公司都宣布重组计划,并由新首席执行员领导公司。新力首席执行员平井一夫已宣布新年度将裁员一万人,并预估能够转亏为盈。
而松下今年稍早时任命津贺一宏为新任首席执行员,计划转型为一家绿能公司,以销售冷气丶冰箱及太阳能电池为主要业务。
夏普公司之前也公布,上年度亏损47亿美元,主因销售量下降,以及平板电视价格下跌。夏普与新力及松下类似,电视机业务受到韩国三星及乐金的竞争,获利困难。
夏普于今年3月时,断然将大阪外围电视机厂的46%股权售予台湾的鸿海集团,以停止亏损。夏普预估今年的电视机销售量将减少20%。
智慧手机影响任天堂
此外,游戏机大厂任天堂上年度也首次出现亏损,主因Wii游戏机销售疲软及日圆强势打击营收,上年度净损32亿日圆。原先预估新年度将再亏损650亿日圆,但由于日圆回贬,预估将转亏为盈。
由于现在的智慧型手机也能玩游戏,使任天堂遭遇竞争压力。任天堂将推出WiiU最终型游戏机,而由于微软(Microsoft)与新力已表示不会推出新的游戏机,使任天堂获得喘息的机会,可望在下一代游戏机的销售上拔得头筹。
竟争力未与时俱新
一度创造出「日本第一」的日本电子业,现在却是很难有一天看不到利空的消息。除了佳能(Canon)等少数业者外,日本电子业各大巨擘,本年度预估整体亏损将达170亿美元。
日本电子业的主管立即将亏损归咎于强势日圆,但这只是一项自欺的藉口。从2000年到2010年间,日本电子业的产出剧减41%,出口重挫27%,贸易顺差减少68%。
日本电子产品及服务在工业化国家市场的占有率,已由1996年时的19%,下降到10%;在相同期间,德国的占有率从8%上升到11%,韩国则由6%上升到9.2%。日本电子业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,是产品策略不良。
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大师波特,曾对日本电子业提出两项建议。第一,由于日本已是经济成熟国家,竞争力的源头已经改变。以往日本拥有充足的技术劳工及低廉的资金与售价,是竞争力的关键;未来产品及制程的创新则成为关键。
传统企业文化拖累
他透露,苹果几乎已称霸全球音乐播放器和手机市场。手机不仅能听音乐,也能看影片,这些都是传统家电的功能,因此对日本家电厂商造成不小的冲击。
黄贺也表示,日本产品缺乏创新是公认的事实,日本产品创新大多是把别人的东西,做局部或功能性的创新,很少有从无到有的创新。
他认为,日本电子大厂亏损,还与传统企业文化脱不了关系。虽然日本企业的终身雇用制已取消,但这文化影响力很难在一夕之间消除。
企业中的资深员工仍占尽优势,因为公司的相关规则都是由资深员工订定,自然都倾向保护资深员工的福利,却无法反映在生产力上。
热门新闻
我要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(0)>>